社市委课题组赴江岸区车站街、市城管委调研
发布时间:2017-04-25 11:15:46

一旦城市土地资源遭遇“天花板”,“大拆大建”模式走到终点,城市将进入“逆生长”和有机更新阶段,关注空间重构与社区激活,将是今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方向,现有大量成熟社区的微改造将成为城市工作的新重点。社市委科技委员会和青年委员会组成联合课题组,就《探索社区规划和社区微改造的实施路径,重构社区生活空间,创造幸福美丽社区》课题,开展了相关调研。
4月20日下午,课题组来到江岸区车站街。通过座谈了解到,车站街辖区内既有历史街区,又有老旧社区和旧厂房,有较浓郁的老汉口气息。车站街目前存在产业业态低端且单一,地上地下发展空间有限,面貌相对陈旧,社区日益老旧、消防隐患突出等问题。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旧厂房改造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会后,课题组走访了正在改造中的原武汉市无线电厂。
4月20日下午,课题组来到江岸区车站街。通过座谈了解到,车站街辖区内既有历史街区,又有老旧社区和旧厂房,有较浓郁的老汉口气息。车站街目前存在产业业态低端且单一,地上地下发展空间有限,面貌相对陈旧,社区日益老旧、消防隐患突出等问题。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旧厂房改造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会后,课题组走访了正在改造中的原武汉市无线电厂。

4月21日下午,课题组前往市城管委调研。市城管委副主任朱建华详细介绍了城管委承担的各项相关工作,通过883计划、网格化管理、最美社区建设、顶美工程、污水治理等多项工作推进社区改造。他表示,老旧社区管理要通过改造来提升,而很多地方还存在法律空白,例如房管局无法管理老旧社区的日常问题,城管入驻社区又于法无据,希望出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市城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社区改造规划很重要,包括道路、地下管网、垃圾中转站、架空管网、公共停车位和公共卫生间的相关规划;涉及楼顶垃圾、乱搭乱建、占绿毁绿等现象,政府各部门应明确职责分工、制定长效政策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形成社区和居民的“共治”模式,否则管理难度大,且管理成效易反弹。
社市委常委上官莉娜,社员丁援、蔡晓娟、孙建春、龙克虎、冯学军、钱斌、程凯参加调研。课题组下一步计划前往市规划局调研。(古立群)
社市委常委上官莉娜,社员丁援、蔡晓娟、孙建春、龙克虎、冯学军、钱斌、程凯参加调研。课题组下一步计划前往市规划局调研。(古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