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市委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古迹考察与传统教育活动
发布时间:2017-06-12 14:04:18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社市委在武昌区组织开展以“忆峥嵘岁月不忘初心,品古城新韵传承人文”为主题的历史文化古迹考察与传统教育活动,以别开生面的活动内容,彰显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意义。
上午,细雨沾裳,武昌古城别有风韵。由社市委主办、武昌区工委承办的历史文化古迹考察与传统教育活动如期举行。社市委主委梁鸣,社市委副主委、武昌区工委主委付文芳,秘书长、组织部部长陈胜利,以及来自各区工委、基层委员会、直属支社的80余名社员参加活动。
社员们首先参观了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革命遗迹。中共五大会址与同条街上的农讲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相映衬,形成了一片“红色景区”。
上午,细雨沾裳,武昌古城别有风韵。由社市委主办、武昌区工委承办的历史文化古迹考察与传统教育活动如期举行。社市委主委梁鸣,社市委副主委、武昌区工委主委付文芳,秘书长、组织部部长陈胜利,以及来自各区工委、基层委员会、直属支社的80余名社员参加活动。
社员们首先参观了中共五大会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等革命遗迹。中共五大会址与同条街上的农讲所旧址、毛泽东同志旧居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互相映衬,形成了一片“红色景区”。

中共五大会址院落不大,主要由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陈潭秋夫妇卧室、教学教室等部分组成。1922年至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和夫人徐全直,在这里以教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董必武曾称这里“一度成为湖北革命运动的指挥机关”。毛泽东同志旧居是晚清民居式建筑,坐东朝西,青砖灰瓦,三进三天井,是1926年12月至1927年8月毛泽东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所,《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在这里整理成稿。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包括了常委办公室、教务处、总队部、大教室、学员寝室、讲习所辅助陈列等展室。毛泽东在这里参与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亲自选聘教员,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培育了农民革命火种。
随后,大家前往“BIGHOUSE当代艺术中心”参观“城市愿景”展览。通过23个典型项目的模型、视频、照片、平面以及手绘图,全面展现福斯特事务所几十年来的城市设计活动,使社员深入了解福斯特事务所的作品以及城市设计过程。展览着重介绍了其在武汉的三个项目,澳门路片区总体规划、三阳路片区总体规划以及越秀环球金融城规划,将深入挖掘武汉城市DNA,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等理念,形成一个个深度以人为本的设计提案。
随后,大家前往“BIGHOUSE当代艺术中心”参观“城市愿景”展览。通过23个典型项目的模型、视频、照片、平面以及手绘图,全面展现福斯特事务所几十年来的城市设计活动,使社员深入了解福斯特事务所的作品以及城市设计过程。展览着重介绍了其在武汉的三个项目,澳门路片区总体规划、三阳路片区总体规划以及越秀环球金融城规划,将深入挖掘武汉城市DNA,与社区居民打成一片等理念,形成一个个深度以人为本的设计提案。

接着,社员冒着大雨来到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古色古香的“汉绣馆”参观。汉绣大师杨小婷普及了汉绣知识,介绍了馆藏的汉绣精品,一幅幅精致的作品引人入胜。汉绣基地在昙华林的落户,为汉绣文化的发扬搭建了重要平台,经诸位汉绣大师共同努力,楚地绣友由不足50人,增加到上万人。除武汉外,汉绣绣坊已延伸到了黄石、荆州、宜昌、咸宁等地,有力推动了湖北省汉绣产业发展。
各位社员还在回味汉绣的精美绝伦时,参观队伍又来到翟雅阁。武昌区社员刘正心为社员讲解了中国风时装的前世今生,美丽的图片,鲜艳的时装款款而来,充分展示世界服装史上的各类中国风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尽管当天下着大雨,各位社员依然热情高涨,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活动方式让人振奋。此次活动,带领大家回忆了先辈们的峥嵘岁月,鼓励大家不忘初心,加强了社员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和活力,展现了武昌古城传承历史人文,散发出新的韵味!(武昌区工委)
各位社员还在回味汉绣的精美绝伦时,参观队伍又来到翟雅阁。武昌区社员刘正心为社员讲解了中国风时装的前世今生,美丽的图片,鲜艳的时装款款而来,充分展示世界服装史上的各类中国风元素,让人耳目一新。
尽管当天下着大雨,各位社员依然热情高涨,丰富的活动内容、多样的活动方式让人振奋。此次活动,带领大家回忆了先辈们的峥嵘岁月,鼓励大家不忘初心,加强了社员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和活力,展现了武昌古城传承历史人文,散发出新的韵味!(武昌区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