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内公告

2023年11月社情民意信息情况通

发布时间:2023-12-21 17:20:58


截至2023年11月底,社市委共收到各基层组织、专工委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共计538篇,采用编报435篇。从各基层组织报送情况看,信息采用累计得分前三名的是武昌区工委、江岸区工委、汉阳区工委。专工委信息采用累计得分排名第一的是科学技术专门委员会。
11月收到各基层组织、专工委报送的社情民意信息共计39篇,采用编报35篇。基层组织当月信息得分(含前期采用加分)前三名的是洪山区工委、武昌区工委、武钢委员会。专工委当月信息得分(含前期采用加分)排名第一的是青年工作专门委员会。
临近年末,今年的参政议政工作将来到收获结果的时节,希望全市各基层组织积极参与信息工作,报送更多优质社情民意信息。因前期市政协系统升级,本月信息采用未反映市政协采用情况,将于后期补记。
 
附件:1.2023年11月社情民意信息情况统计表、采用率统计表
2.优秀信息选登
 
 
九三学社武汉市委调研室
  2023年12月20日  
   

附件一
2023年11月社情民意信息情况统计表
报送单位 累计积分 当月报送情况 采用情况 备注
武昌区工委 225 韩尚才:建议加快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社市委采用  
亢德芝:关于拓展零售药店社会功能,满足居民健康服务新需求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袁瑾:关于规范我市道路车辆停放秩序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张巧年:关于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周永先:关于全面取消房产预售制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江岸区工委 143 王家国:关于将我省税务师事务所纳入强制清算和破产案件服务机构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张考:关于推进武汉综合交通智慧化发展的有关建议 社市委采用  
汉阳区工委 138 郝宇萌:关于警惕我国乡村地区境外宗教信仰渗透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郝宇萌:关于快推进武汉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洪山区工委 129 魏鸣:关于进一步理顺政企合作思路,更好帮扶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魏鸣: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落实过程中的相关建议 社市委采用  
谢安琪、刘忠江:关于加强对景观树木保护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谢安琪:关于加强流浪动物管理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朱燕婷:关于加强我市外卖车辆乱停放问题治理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胡芬:关于增设社区养老服务指引和监督功能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吉璐宏:关于推进医疗反腐常态化建设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青年特训营
李清源:关于加强整治武汉城市交通秩序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王素萍:关于促进我省设施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入社积极分子
江夏区工委 80 罗丽丽:关于大力推进我省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江汉区工委 78 李琛: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万俊:关于提高我市高架桥下交通安全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硚口区工委 57 段飞:关于改善民意四路及周边交通拥堵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段飞:关于武汉园博园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韩红:关于全民参与共建美丽武汉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金晶:关于保障购房者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青山区(化工区)工委 54 胡玉婷:关于加强我市残疾人福利保障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姜祎:关于完善动物保护条例,规范宠物饲养环境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青年特训营
王楠:关于优化武汉轨道交通票务规定,助力武汉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郑忠:关于在社区探索建设闲置物品互换站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东西湖区工委 35 韩南:关于推进高校常态化对社会开放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委员会 34      
蔡甸区支社 31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委员会 30 叶飞: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北斗产业发展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武钢委员会 23 戴文君:关于规范直播带货,保障实体经济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王力强:关于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管理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严丰:关于提高武汉绿道运营管理水平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杨光:关于出口产品合规走向海外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郑海霞:关于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建议 社市委采用  
王晴:关于将国企办普惠养老院申请非营利企业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黄陂区支社 16      
市直属一支社 14      
江汉大学委员会 6      
武汉商学院支社 6      
新洲区支社 3      
     
科学技术专门委员会 143 杨光:关于出口产品合规走向海外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青年工作委员会 142 魏鸣:关于进一步理顺政企合作思路,更好帮扶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魏鸣: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落实过程中的相关建议 社市委采用  
罗丽丽:关于大力推进我省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郑忠:关于在社区探索建设闲置物品互换站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韩南:关于推进高校常态化对社会开放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严丰:关于提高武汉绿道运营管理水平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经济法制专门委员会 138 周永先:关于全面取消房产预售制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王家国:关于将我省税务师事务所纳入强制清算和破产案件服务机构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段飞:关于改善民意四路及周边交通拥堵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段飞:关于武汉园博园向市民免费开放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教育卫生专门委员会 114 亢德芝:关于拓展零售药店社会功能,满足居民健康服务新需求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  
韩红:关于全民参与共建美丽武汉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妇女工作委员会 32 韩尚才:建议加快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 社市委采用  
郑海霞:关于我市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建议 社市委采用  
金晶:关于保障购房者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企业家工作委员会 29      
咨询委员会        
其他 48 (省社员)邹红利:关于构建康养相关专业职业化教育体系的建议 社市委采用  
 
备注:
1.采用分值根据《九三学社武汉市委员会信息工作激励办法》(九三武发〔2017〕12 号)确定,其中社市委采用、社省委采用计1分,市政协采用计2分,市委《每日汇报》、市政协《社情民意》、市委统战部《党外人士建言》采用计6分,社中央采用计6分,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采用计10分,省市领导批示计10分,实行累计计分。
2.采用情况为未完全统计,全国政协、社中央、市委等采用反馈时间较长,后续采用将累计计入分值。前期,朱芳、蔡伟《关于进一步支持我省金融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朱一靓《关于新建大型公共场所建设规划增加传染病应急功能报审的建议》被社省委采用,已计入分值。
3.当月4篇未采用信息未纳入统计,其中:硚口区2篇,汉阳区1篇,洪山区1篇。主要原因:选题已多次反映;选题不适合作为信息提交。
4.统计如有疏漏请反馈调研室或各基层组织联络员。
 
 
 
 
 
 
 
 
 
 
 
 
2023年11月社情民意信息采用率统计表
 
基层组织 江岸 江汉 硚口 汉阳 武昌 青山 洪山 东西湖 江夏
来稿数(条) 2 2 6 3 5 4 10 1 1
社市委采用(条) 2 2 4 2 5 4 9 1 1
采用率 100% 100% 67% 67% 100% 100% 90% 100% 100%
基层组织 武汉开发 东湖高新 武钢 江汉大学 直属一 蔡甸 新洲 黄陂 商学院
来稿数(条)   1 6            
社市委采用(条)   1 6            
采用率   100% 100%            
 
 
专工委 科学技术 教育卫生 经济法制 妇女 咨询 青年 企工委    
来稿数(条) 2 2 4 3   6      
社市委采用(条) 1 2 4 3   6      
采用率 50% 100% 100% 100%   100%      
 
 
 
 

附件2优秀信息选登
 
关于促进我省设施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建议
王素萍(九三学社入社积极分子、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艺师)反映:
现代设施农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我省设施农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设施农业是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的农业类型,已成为城乡居民菜肉蛋奶等各类农产品供应的重要来源。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41%,其中30%是设施生产,设施蔬菜产业为保障“菜篮子”稳定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施农业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和管理水平,包括种植技术、设备维护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但实际生产中管理者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设施农田复种指数高,化肥施用量大,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出价值都处于高强度开发状态,许多设施菜地土壤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次生盐渍化和盐害,作物生长发育出现生理障碍,减产幅度不断增加,另外设施农业的前期投入及后期维护成本均比较高,被荒废的设施大棚越来越多,严重阻碍了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我省设施农田土壤可持续利用,建议: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重视土壤质量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土壤安全利用的重要性和方法,改变经营主体粗放、传统的经营观念和思维习惯,改变经营主体盲目片面追求产量和眼前高收益的错误观点,引导种植者重视产品质量、品质和环境安全,让种植户重视土壤安全的重要性,让食品安全从源头得到控制。
二是建立土壤安全监测系统,加强肥料管理建立全面的土壤安全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土壤的质量和安全状况,为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组成,是作物高产稳产的基础条件,也是合理施肥的直接依据,将政府获得的土壤检测数据及时反馈给种植户,引导种植户根据蔬菜产量、土壤肥力、不同肥料元素利用率等确定适宜肥量。为了避免偏施单一种类的肥料、肥料厂家欺诈、肥料质量控制等因素对农民施肥造成困扰,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示范模式,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设施农田实施轮作休耕。轮作休耕制度是有效防止土壤盐渍化的一种重要措施,可以通过循环利用作物残留物、养分还原、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等途径,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因此,在土地管理方面,加强轮作休耕制度的推广和执行,减少农民过度利用土地和连续种植同种作物的现象。
四是重视科研与技术创新积极支持关于设施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科研项目,鼓励科研机构与高校进行技术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要关注国际上关于土壤安全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成果,及时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五是强化设施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政策引导和服务把产需关系作为前提发展设施农业,不能随意改变设施农业的面积,通过实际全方位考察,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资源的农业类型,解决经营主体的销售问题,提高经营主体的经济收益才能保障设施农业的持续存在。另外,重视发展设施农业专项补贴、农业保险、定向投资,提高产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全面调动经营主体投资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