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内要闻

【全国两会・声音】梁鸣、亢德芝受到媒体关注,看看他们都说了啥?

发布时间:2020-06-02 11:13:13


全国两会期间, 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社省委副主委、社市委主委梁鸣,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江南分中心主任、社市委委员亢德芝的建议受到了媒体关注。 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建议? 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8位住鄂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大力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这份提案由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徐立全委员作为第一提案人发起,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杨松、郭跃进、胡曙光、张文彤、仲志余、胡树华、 梁鸣 等委员联名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交通区位优越,经济腹地广阔,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城镇化基础较好,是衔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节点。大力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有利于各类要素在中部高效集聚,在内陆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引领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有利于解决长江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委员们建议,一是比照京津冀、长三角支持力度,加强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领导,统筹推进协同发展。二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加大重大科研项目、重点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在中游城市群的布局力度。三是建议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现状、区域定位及政策需求等进行调研,制定《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规划》。
 

自2014年中法生态城落户武汉市蔡甸区,项目推进已进入全面开发建设新阶段。近日, 亢德芝 等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建议,支持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目前,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规划核心区总用地面积39平方公里,已编制完成总体规划和多个专项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设计以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了国家、省、市高位协调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政策支撑,已引进30多个产业项目,集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实施了地铁蔡甸线等一批重点基建项目,还开展了广泛的国际交流。


代表们认为,当前,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尚处在建设起步期,有些问题还需要国家和部委层面给予支持解决,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支持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大,对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代表们建议:支持区域生态性特色发展,推动什湖生物多样性湿地保护区建设,并纳入中央项目储备库,建设具有“中法合作、生态半岛、国际服务、可持续发展”特色的半岛小镇,基于现状农田、荷塘、鱼塘,结合法国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理念,打造农业生态缓冲带、葡萄酒风情农庄、米其林田园厨艺学校、具有科普教育功能的亲子农庄与田园综合体;支持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议国家相关部委把全面推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项目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并帮助地方政府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的集聚发展,共同推进生态城建设列为对外交往重要内容,作为中法(欧)国际合作重要载体和平台进行打造;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相关部委研究细化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9条支持政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支持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等。

“ 武汉位居中国中部、天元之位,是国家战略确定的综合交通枢纽,随着全球及我国航空业的飞速发展,为满足未来航空业继续增长的需要,武汉应加快推动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26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江南分中心部长 亢德芝表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同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地区崛起等发展机遇叠加武汉,也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天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区域协同发展,从而实现中部崛起。


如何加强规划、高水平建设武汉天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亢德芝建议,坚持天河机场“空铁枢纽”的战略构想,希望国家支持沿江高铁进机场,提升天河站为高铁站主站;争取支持构建以武汉为中心、12个方向高铁网络,进一步提升天河机场枢纽地位;坚持区域视野、联动思维,天河空港、顺丰空港“双港联动”,实现汉孝一体、武鄂同城,通过天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带动武汉城市圈建设和发展,进而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发展引擎;同时还要加强功能策划、业态导入,高标准、高水平谋划临空经济、航空产业,支撑天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和发展,让天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