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工委主委李宗祥参加省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3-10-07 08:44:16
近期,省生态环境保护督查组在武汉市会议中心召开座谈会。市政协委员、江夏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夏区工委主委李宗祥参加座谈会。
李宗祥的发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从三个方面对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督查工作作出了总体评价。
近些年来,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历经中央第一轮环保督查、第二轮环保督察以及省委第一次环保督察的检验和考核,解决了很多问题,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落实长江大保护,探索长江流域综合治理;二是坚决压实保护责任,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在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降碳减排、“无废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城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退养、推行生态养殖以及碳金融试点等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三是坚决守牢法治责任,严守生态安全底线,整治整改了一些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随着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也进入了深水区,要求解决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也越来越向深层次推进,必须硬着头皮上,啃下硬骨头。
二是从两个方面聚焦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提出建议。
(一)深入推进跨界湖泊的综合治理。武汉市有大小湖泊187个,其中较大的跨界湖泊,包括跨市湖泊、跨区湖泊,如梁子湖、斧头湖、汤逊湖、武湖、三角湖等,初略估计有20多个。虽然省市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完成了“一湖一策”,推出许多保护和治理责任清单,但水环境仍然任重道远。建议:一是在立法层面,以立法强力护水兴水,探索制定并出台跨界湖泊保护条例,进一步对跨界湖泊及周边水域环境规划、利用、保护、服务和管理等方面作出硬性规定,明确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模式,厘清区域和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统一规范涉水执法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治理和处罚力度。二是在科技层面,在省市生态环境数据中心增设专门的跨界湖泊数据中心,打破部门、区域间的数据孤岛,并构建跨区域湖泊全流域“天、空、地”一体化智能检测网,实现系统的数据共享、分析预警和决策监管。三是在保护层面,在“一湖一策”的基础上,就每一个湖泊,彻底调查清楚污染来源,包括对入湖河流、港渠、涵闸的监管、湖泊底泥的抽样调查、水自净能力的测试、生物多样性的构建等,并据此进行系统治理,确保水质达到功能区划标准。
(二)发挥生态优势、绿色优势,为武汉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一是解放思想,用绿色绘就幸福底色。加强统筹规划,打破城区壁垒、区域壁垒、部门壁垒,加强规划引领,建设绿道、绿廊、绿地、绿园,美丽村湾及绿色赛道、慢行道等,串联起湖泊、河流、水体,打造大武汉城市公园,引领时尚新生活。二是务实创新,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在发展中打造绿色低碳科创引领基地、绿色低碳产业集聚地、绿色低碳应用示范基地、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标杆示范区。三是积极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生态资源权益变现与碳交易结合,建立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打造生态产品公用品牌。
(江夏区工委 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