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员风采

抗击疫情 责无旁贷――社员周军的抗疫日记

发布时间:2020-04-08 17:49:55


    2020年的春天非同寻常,即便有2003年参加抗击“非典”工作的经历,清明来临时,内心淡淡的悲伤仍然挥之不去,对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仍难以释怀。偶然感觉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如同身处灰色的梦境之中,看到超现实主义的画面,一时竟难以相信。但细细回想我这刚刚过去的三个多月经历,又把我拉回现实,面对这场灾难,作为一名有近30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我义无反顾地全程参与了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因为,疫情来了我们就是战士,责无旁贷,就要勇敢地拿起“武器”去和疫情战斗。
疫情初期高警惕,病区平安零感染
    我是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科的一名医生。2020年1月16日,我们心血管一病区的年轻医生向我报告收入了两位发热病人,由于有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积累的工作经验,加之武汉市卫健委在1月15日通告了不排除新冠肺炎有限人传人,这引起了我高度重视,意识到必须把这两位病人的情况查清楚。在当时没有足够防护资源的情形下,我第一时间带领住院医生查房:这两位老年病人基础病都较重,一个有肿瘤,另一个是中风后遗症,且都患有糖尿病。同时,两人都有呼吸道症状伴发热。其中一人还有明确的多次农贸市场接触史。我马上安排快速通道检查肺部CT,结果显示两人都是病毒性肺炎。根据验血结果,当天我们就诊断了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情况紧急,我立即上报给医务处和院感科,并请院感科来指导协助临床工作,但由于当时呼吸科没有床位,加上核酸检测和防护物资的严重不足,我们只能在普通病房继续治疗这两位疑似患者。
    对于这个陌生的新型肺炎,当时并不清楚传染性有多强,但我仍然意识到第一要务是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那时院里的防护物资不够充足,我和护士长决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采取了能想到的一切措施――病人戴口罩、单间隔离、听诊器血压表等器材专人专用、病房24小时通风、专人护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接触,等等。同时尽最大可能保护本科室医护人员:没有隔离衣就加穿一件白大褂当隔离衣,没有N95口罩就戴两层普通口罩,出单间病房就脱掉外层白大褂和外层口罩。严格单间病房的隔离措施,医务人员相互监督确保工作区干净清洁,定时定点消毒。
    在对病人的治疗上,由于是以前没见过的新疾病,我与科室同事每天研究讨论,根据不断更新的学习内容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虽然这两位病人属于重症患者,而且基础疾病也重,一个出现了合并感染,一个出现了呼吸衰竭,但在我们精心治疗下,病情一直稳定。而在采取隔离治疗5天之后,区疾控中心对这两位病人进行了核酸检测,确诊了是阳性患者,证明了我之前的临床判断是正确的。随后这两位病人被转科,后来又转移到了定点医院,而后让我倍感欣慰的有两点:一是我随访了这两位病人,他们都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恢复得很不错;二是我们科室医务人员虽在防护物资不足的条件下经此一战,但却是零感染,这充分说明我当初的及时诊断及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病房改造担重任,带头出战迎后援
    2月11日,我院被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定为定点重症医院,要收治一千多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要求第二天就达到收治条件。我们心血管科就承担了一项艰巨任务:把全院留院的重患者包括ICU的患者,转移集中到我科治疗,以腾空整栋楼方便病房改造。当时我负责心血管CCU的管理工作,按院里的要求就是要把全院最重的患者转移到我们的重症病区并进行治疗。这项任务紧急且繁重,在有关科室主任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集中科室骨干医护团队争分夺秒、夜以继日,陆续把12位病危患者,其中有9名有创呼吸机高危患者安全地转运到位。然后,我马上与相关科室衔接并确定治疗方案,并做好与家属的病情解释和安抚沟通工作。超负荷的工作量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又全是危重患者,大家埋头苦干,饿了只能啃块压缩饼干,渴了只能喝点凉水,一直忙到晚上9点才把所有的危重患者处置好。
    晚上10点,又接到指挥部的通知,要把这些危重患者再转到非定点医院,但必须进行肺部CT的排查。当时大家都已经筋疲力尽,包括该下班的同事一个都没回家休息,我鼓励大家就是拼最后一口气也要安全地完成任务。我们分成3组,2医2护4人一组带好抢救设备,轮流护送这些极高危患者到CT室检查,力求不发生意外。终于在2月12日凌晨5:30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由于连续超强度工作近20小时,当时我们所有人都已累得说不出话,但在凌晨6点再次接到医务处通知:重症肺炎病房经过一整夜的改造,达到收治重症病人的条件,要求我当天早上8点带领5位科室医生参加院感培训,并于当天就要接收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我赶紧通知让大家抓紧时间休息1个多小时。对凶猛的疫情,我们医护人员责无旁贷,只能选择勇往无前!
    经过前一天近24小时的奋战,期间只休息了不到2小时。2月12日上午培训及准备病房后,下午3点我们就开始接收重症肺炎患者。重症患者陆陆续续被救护车送来,大家穿戴好防护设备进到感染隔离病房接收病人,一直忙到凌晨1点,收治了近80位重症患者。这是疫情发生以来,我第一次接触到大量的新冠重症肺炎患者,看到这么多患者的呼吸困难窘迫,看到这么多“白肺”,真的是触目惊心,作为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生,我深感责任重大!
    我所在的重症9楼主要的任务是接收重症患者,确定好治疗方案并准备交接给即将到来的国家医疗队。通过一整天紧张繁重的工作,接收危重患者已完成,所有的治疗也全部到位,到第二天我们就做好了交接前的各种准备。
    2月13日下午,我再次接到医务处的通知:要求我到重症13楼协助开设一个新重症病区。2月14日一早,我们就开始了接收新的重症患者的工作。那天,我们共接收了70多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对于每个患者我都要仔细研究病情,查看每个患者的肺部CT和核酸检测。经过认真仔细地分析,我发现这批患者病情更加严重。其中,有14个危重肺炎患者,比例很高,其中至少5个患者需要有创呼吸机,但当时有创呼吸机远远不够,只有上简易无创呼吸机,病人在清醒情况下难以耐受,有患者拒绝使用。为此,我注重加强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同时采用有效地治疗手段,如高流量双通道给氧。那段时间我以医院为家,全身心、尽全力地去救治每一位重症患者,所以我对病人的病情了然于胸。3天后我与后援部队哈医大二院医护人员进行了交接,对方的队长和组长对我详尽清晰的交班,表示了由衷地赞赏,我的脸上也露出疲惫而欣慰的笑容。
9 7 3 12 4 8 :